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9|回复: 0

[20151230]北京中心微信群讨论作业--发殊胜菩提心(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0 1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班玛速索 于 2016-1-20 11:09 编辑

作业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作业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班瑪結登
---------
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喜心即为观想任意具有种姓、权势、财富、地位等生于人间天境中、幸福快乐、长寿无病、眷属众多、受用具足的一人作为所缘境,对他无有竞争心、嗔恨心,反而愿他(她)圆满具足胜过这样的人天福报,吉祥富足、无损无恼、智慧广大等众多圆满的功德。简而言之即为对于他人的功德、福报、善根等等无有嫉妒心,反而希望对方拥有得更多,但是对于他人作恶或者发恶愿是绝对不能随喜的,而是能制止就制止的,不能制止也不能从心里随喜的,这是因为假如随喜他人作恶算是恶业,是要背负相应因果的。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我觉得首先得理解父母,记得以前我特别嫌弃我妈妈做的饭,觉得做得特别难吃而且她为了不扔粮食就算是把饭热了好多次已经不怎么入味了还会再次热一下吃,当时我特别反感,感觉太难吃了!现在最近自己开始学习做饭,发现饭菜的确是一开始好吃再次热几次就不好吃了,但是此时为了不浪费和省事(因为做饭非常麻烦很耗时间),我也会热几次再次吃,由此我想起了小的时候其实作为儿子能有的吃已经很幸福了,没有资格嫌弃母亲做的不好吃。以前上学老是和妈妈干仗,工作后自己持家包括做饭,洗衣服,发现以前在家里有人给做饭,给我洗衣服,打理修剪衣服,打扫房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更加发现父母对于儿子的那份慈心是多么的深厚。所以,作为儿子应该尽量回馈父母,也像他们慈爱自己一样地去关心他们,有好吃的要想到先给父母吃,有好穿的也应该给父母也留一份,多去行善放生等以便将功德回向给父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拔出他们身上的疾病,而且尽量不让他们抄心,他们担心的事情尽快搞定,做好自己的角色,进而在适当的时候劝其趣入正法!


班瑪作波
---------
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随喜吗?为什么?
四无量心的诵词中关于喜心是这样说的: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那么随喜心就有个范围了,如果他人行持的是十不善业,是肯定不能随喜的。我们要随喜的,是他人的幸福快乐。修这样的随喜心,其实是在对治自己的嫉妒心。也是学佛以后,我才慢慢发现,自己对于随喜心,是非常少的。换句话说,就是自己会时常心生嫉妒,但并没有发现。学佛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嫉妒心,是隐藏的很深的。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谁谁谁挺有本事的,某某方面让人敬佩,我听了,有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会想,那个人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是会处人际关系而已。以前觉着自己这样的想法是有些清高而喜,现在有点明白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一种嫉妒心,听到他人比自己强的地方,总会找他人的短处来和自己的长处比,这就是没有喜心的表现。如果喜心,那慈心,悲心和舍心怎么可能修好呢?四无量心是一体的,缺少任何一心,其他的无量心也不可能修好。那么没有四无量心,学佛又学的什么呢?

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围绕四无量心来谈如何孝顺父母的话,我想说,我这方面做的确实不是很好,但现在对于父母的事情,有些地方比学佛以前想明白一些。以前总是能发现父母做的不好,甚至不对的地方,现在明白了,之所以能挑出父母这样那么的毛病,还是我执在作怪。当我说父母不理解我的时候,其实是我没有理解父母。当我觉着父母在管着我的时候,其实是我的能力不够,父母才会有这样的担心。我挑出父母的种种毛病,其实是以自私的角度去看父母的行为,只要是父母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不符,我就觉着父母想的不对。孝顺父母不是愚孝,要多随顺父母,但在随顺的同时,内心要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做。以四无量心来说,父母的快乐,才是我的快乐,但不仅仅是世间法中的快乐,而是脱离轮回之苦的快乐。虽然我连自己出六道的能力也不具足,但目前能做的,就是自已在念早晚课时,把功德回向给父母。而且回向的不只是这一世的父母,而是一切如母的众生。


班玛麻觉
---------
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我认为喜无量心是对他人所感受的善果如幸福快乐、长寿无病、眷属众多、受用具足等众多福报具足时,对他无有羡慕嫉妒恨,反而愿他(她)圆满具足胜过这样的人天福报,吉祥富足、无损无恼、智慧广大等众多圆满的功德。并且希求一切众生都早日获得究竟利乐而由衷感到欢喜。而对于如果他人行持恶业或者做非法勾当等行为应当及时劝说制止,如果没有能力制止也不应与其为所欲为。如佛子行所言:“交近彼使增三毒,并减闻思修事业,能转慈悲灭尽者,离恶友为佛子行。”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我个人觉得从孝顺父母的角度,依然应当从舍心开始观修,因为从轮回角度而言,未有一个众生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不应当仅贪爱自方而嗔恨他方,如前行书中所讲:“怨敌在往昔生生世世中也曾作过自己的亲友而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共同维护,所做的饶益也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被当作亲友的这些人也是一样,往昔生生世世中也有许多成为过怨敌而对自己进行损害的。”而从慈悲心的观修上来讲,想到轮回中被痛苦逼迫的所有如母众生,应努力升起如对现世父母一样的迫切之心,希望它们早日摆脱轮回之苦。最后为自他获得的究竟利乐而无有亲疏嫉妒的升起喜心。


班玛达巴
---------
题目1:修喜无量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随喜吗?为什麽?
这要从随喜的意义说起,“随”为顺从、跟随之意,“喜”为欣悦、喜欢,凡是别人得到利益,或做了善事,不论大小,不管是看见,或是听见,都能以欢喜的心随顺应和、欢喜赞叹。真正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和竞争心,反而升起欢喜心,也就是见到他人作功德时就如同自己做一样感到欣喜。其次要从随喜的功德说起,众生无尽,随喜发心的愿行亦无尽,这些随喜功德就如一灯传千灯,灯灯相传,光光相照,永不会断绝。所以修喜无量心随喜的功德是把所有善缘发扬光大,不止自己真心随喜能得到福报,这种内心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量会影响周围更多人弃除自私、嫉妒心。综上所述,我们随喜应该是众生做的一切善事和感受的一切善果,而不是众生的恶业和所感受的恶果。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首先我们要明确父母的感念,在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曾不止一次的做过我的父母。“口食父母肉,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轮回之中亦无定数,所以应该把所有众生当做亲生父母对待,不管是怨敌、旁生、恶鬼还是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一律平等对待。然后在孝敬父母时要像父母养育小孩一样来对待,“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只想方设法使孩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舒舒服服。”当父母感受遭受痛苦时,专心意念那边正在感受痛苦的就是自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父母解除痛苦。当父母幸福快乐、长寿无病、受用具足时,心中祈盼但愿他拥有比这更多的人天福报,拥有吉祥富足、无损无脑、智慧广大等等众多圆满功德。


班玛速索
---------
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别人在做恶事时,千万不能去随喜。别人杀生,对他随喜的话,杀生者需用生命来偿还,随喜者则要为他饱受痛苦,业力不可思议。当年佛陀正是对释迦族人捕杀湖中水族有了一个随喜的微笑,就感受了三天的头疼果报。修喜无量心,应该如同骆驼找回丢失的幼崽一样。母骆驼比其他众生更慈爱孩子,如果它的幼崽丢了,会非常非常忧伤,一直到处寻找,假如失而复得,它会生起无法言喻的喜悦之情。我们也要像这样来修喜心,见到别人拥有快乐,要发自内心地对他随喜。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在今生中,我们与父母有血缘关系,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关怀、疼爱,令人无法想象。当我们遭受痛苦或不幸时,他们比自己遭受这类事还要悲伤。而如今成为怨敌的人,也是同样。他们在往昔生生世世中,没有谁不当过我们父母的。因此,平常应该把一切有情都想成父母,就像往昔前辈大德传记中所说的那样,平等地看待亲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平时总觉得亲人跟敌人有极大区别,但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提着一根亲怨平等的弦儿。对于现世的父母,一定要关心、照顾他们,三门尽力做利益事。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过:“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上师曾反复说起过关问题,要过好父母关,就应该真正明白父母的所思、所想、所虑,让他们放心,真正从内心层面照顾好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能将他们引入正法的大门,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班玛帕波
---------
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回答:首先要了解喜无量心的意义,从法相而言,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喜无量。(摘自《法相辞典》)喜无量心作为四无量心之一,是指缘无量众生为境,愿其永远不离无苦胜乐而所生心之行相。(参考《佛学辞典》)究竟上,还是“于有乐众生,随喜彼乐阿赖耶心相应故”。以上明确了喜无量的内涵,就应该了知此喜心自身的性质、随喜的对境,应知修喜心是修对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生喜悦之心,而并非指对众生的一切事情随喜。任何与离苦得乐无关甚至相违的事情,并非是我们随喜的对境,若随喜不善之身语业,就如同造作恶业一般。当然,这里讲的“离苦得乐”是究竟出世间的意义,但对于世间法中的善法与善缘,我们也应具备随喜的心态,来对治我们的嫉妒心和贪嗔之心。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回答:四无量心包括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是培养生发殊胜菩提心的次第与法门,而对观修四无量心中以父母作为对境,继而推及他人及一切众生,是一种方便的法门:首先,修平等舍心,对治缘亲怨而生的贪嗔之心,就像耕种,首先要平整土地,在平等心的基础上才能播种,生起意乐心;其次要“知母”,思维一切有情无始以来都作过我的母亲;之后,思维母亲的恩德而念恩报恩。母亲生我养我,有好吃先给我吃,有好穿先给我穿,不顾及自己,一心把最好的给予我,而如今她(们)处于六道的痛苦、危险之中,我应尽量地使她(们)安乐,好象对待自己的独子,尽量使他舒服,他有苦难的,我想尽办法排除;从而产生慈心、悲心,希望一切有情得到安乐;并在慈心、悲心生起之后,生起增上心,这个责任不能推诿于他人,而是自己的责任,并对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生喜悦之心。转而再说孝顺,孝顺是子对亲尽诚顺命供养。佛经中,不论在家出家,劝孝之文甚多。但孝也分为世间之孝与出世间之孝,供给父母衣食等为世间之孝,以佛法开导父母为出世间之孝,世间之孝,止于一世,为孝之小者;出世间之孝,无时而尽,因父母生净土,福寿不止,如恒河沙劫,是为大孝。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可招感少病、端正、有大威势、生上种族、多有资生等五种果报,称为五善根。诚如上面所讲,修四无量心一定会具备孝心,因为观修以(父)母亲作为对境,推及一切众生,没有对父母的孝心无法真正生起慈悲心,也无法推及他人,反之,能做到真正的孝顺,乃大善,必具备升起四无量心的基础。具体到生活中,孝顺父母,能做到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仅仅是孝道的一小部分,以慈悲心摄持身语意三门的恭敬随顺,能多理解父母而为之全心付出,为他们离苦得乐而由衷喜乐,都是子女孝顺父母应该做到的。上师说要过父母关,也是讲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念恩感恩,并与父母建立一种信任,这样的信任让你的所有随顺关爱能真正贴合父母的心意,让他们能领受的到,而自己也会更加理解父母的恩德,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培养起四无量心的种子,生发殊胜的菩提心。都说人心是向下长的,只有父母对儿女的好,而反过来却往往不能奢望,个人觉得还是我执太重的缘故。知易行难,能过好父母关,也是我们生起慈悲心、四无量心、菩提心最最朴实基础的修行。


班玛德巧
---------
题目1:修喜心时,见别人做什么都要随喜吗?为什么?
题目2:请结合四无量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孝顺父母?
应该也不是做什么都要随喜,我理解的随喜是别人做的事情如自己去做了一样高兴!真心赞叹为他欢喜。比如有人念完100万金刚萨垛心咒,想就像自己念完是多高兴的事情啊!而随喜!别人任何在三殊胜框架里的事情都该随喜。
对父母大都能生起慈悲心的,肯定希望他们远离痛苦及痛苦因,永远安乐。我想说说舍和喜。记得帕波师兄说过,我们要把众生看作父母,对父母,有时候我们也要把父母看作终生。这句话解开了好多我对父母的偏执。有时我们对陌生人都能做到客气和耐心反而对父母的亲近让自己变得肆无忌惮,得意忘形,而忽略了父母的好多感受!
没有学佛的时候孝顺父母的好多做法都是:母亲爱吃鱼,买!活鱼!的“愚孝”。现在懂得了让父母“无苦之乐”,你才能真心愉悦,才是最大的孝顺。希望自己能用一些世间的善巧方法让父母正信了佛教,算是真正的孝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29 12:38 , Processed in 0.2035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