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89|回复: 4

【转】慈悲心与空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5: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悲心与空性        


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眾生,都是一致的欣乐厌苦。所有的生物乃至有情眾生,对于他本身离苦得乐的方法,都是相顺于他自己的能力而尽力去成办的。所有的生物乃至蜎飞蠕动的小虫,都是相顺于自己的能力,而致力于使自己离苦得乐。就人类来说,他的离苦得乐较之于其他生物,有什麼不同的特色呢?在厌苦欣乐上,人与其他眾生是相似的,是一致的,但是,在离苦得乐的方法上,在致力于寻求离苦得乐的方便上,人类却与其他眾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因為人类有特别的智力之缘故。如果人类的智力,能够善巧好好的运用的话,无可置疑的,可以成办很多的离苦得乐,相反的,如果人类的智力用在颠倒的地方,人类的痛苦会增多。不但如此,而且会危及伤害到更多的生物与眾生。因此,人类虽具有智力,但不可以此為满足,应该在正理正义之上运用智力,这是很重要的。然而如果我们要在正理正义之上,运用我们人类的智力的话,必须要具有利他增上的心。因此之故,平常对于佛教教义的解释,比如什麼是佛教心要?什麼是佛教精华?我是出自于见与行而来解释的。

我所谓的佛教的见与行,是指缘起见与无害行。什麼是无害行呢?事实上它是以慈悲心做為摄持的动机而去行持的。如果能够以慈悲心去行持无害行,最好是能够持利他,否则最起码也不要伤害眾生。其次,来说缘起见,為什麼我们需要行持无害行,其理由何在?并不是因為行持无害行是佛陀所教示,是佛陀的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这样做,不是这样子的。包括我们所要求的快乐,所要断除的痛苦,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变灭的,都是依著因缘而有,也因此我们要能够离苦得乐的话,必须了知苦因何在,断除苦因;在了知乐因何在之上,取受乐因,这是基于缘起见的理由而行持无害行的。因此,我所说佛教的心要是无害行与缘起见。

更进一步说,无害行的精要内涵是慈悲心,缘起见的心要来自于空性。因此,佛的修学,慈悲跟空性慧是不可或缺的。大悲心,事实上是一种心识的功德;而空性见,是一种内心对事物的看法和执持方式。為此之故,龙树菩萨的主要弟子圣天菩萨,在他所造的《四百论》中说:佛法是心法。主要不是在于展示语业或身业,而是在于心。因此,如果能够调伏心,就是修法,如不能调伏心,就不是修法。佛的教说中提到:「诸恶莫作,眾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佛在圣地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首先初转第一法轮,讲说四谛法轮,它的关键何在呢?佛是基于缘起而说四谛的。

我们若进一步分析四谛的内涵,可知它有两重因果。以苦谛来说,我们所不要的痛苦,称為苦谛。将之安立為果,而它的因是什麼呢?苦果的因是什麼呢?是集谛。所以苦集二地是一重因果。再来是乐,我们所欲求的乐,这裡所说的欲求的快乐,不是一般有漏的、有缺陷的快乐,而是一种痛苦根本去除的安乐,这是安立我们所要证得的果位,我们所要证得的目标。证得的方便就是修学道谛。所以灭谛為乐果,而道谛為乐因,这又是一重因果。

四谛的内涵,如果我们要更详尽、更详细去探究的话,在十二因缘中有谈论这个问题。十二因缘从无明直到老死讲的就是这个。因此我认為能够在十二因缘之上,了解生死的流转次第,以及生死的还灭次第的话,对于四谛的了知会有特别的意义。

进一步来谈什麼是四谛法门。凡是由集谛為因,所產生的一切有漏的、有缺陷的法,都称為苦谛。苦谛涵盖三种苦,即:苦苦、坏苦、行苦。三苦之中,希望脱离苦苦,这是有情界共然的。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说身体的痛苦,这种现行的痛苦是一种苦受,而这种苦连畜生也是有的。第二种苦是指坏苦,坏苦就是一般我们所视為有漏的、有缺陷的快乐,这是一种乐受。一般凡夫都欲求得到这种快乐,更进一步对坏苦產生厌离,欲求得到捨受,即不苦不乐受。佛教以外的外道也有这样的欲求。他们经过禅定的修学,证得四禅天以上,进入等至三摩地时,断除坏苦,而得捨受。第三的苦是行苦,事实上,凡是由烦恼与业所感召出来的,都称之為行苦。这是没有自由的。行苦能够完全根本断除时,即称之為解脱。

什麼是烦恼与业呢?首先说到业。业是一种因果法则,因果定律。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果法,都必须观待于因与缘而有,这种因缘果的定律与法则,是法尔如此的。由造业者本身的动机,他的意乐之上,去造作一种乐行,我们称之為业。所以造作业的时候,如果这个业让对方感到不安乐,当这个果报成熟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痛苦感受的果报。相反的,如果这个业在造作的时候,对方得到安乐,得到利益的话,以后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果报。所以凡是让对方感到痛苦的,我们称之為恶业,凡是让对方跟自己感到快乐的,我们称之為善业。
再来谈烦恼。由烦恼导生的业,与造业者的动机有很大关係。凡是造业者动机是恶的话,就称為烦恼,然而即使造业者本身的身口二行很坏,很不好,可是他存著一颗利他的心,那麼这个业还算是善业。同业的,如果造业者的身口业行虽是非常良善,可是他是以伤害眾生為动机的话,这还是要归之于恶业。比如说以瞋心為动力,去造作任何的业,即称之為恶业。比如说以利他為动机,就好像父母、老师、朋友,对我们出之以严厉的语气,对我们教训虽然他的语业看起来是恶业,但事实上,他是以一种利他的心思来教训我们,这种我认為它可以安立為无害之行,是没有伤害的行持。相反的,如果造业者本身,是以欺骗、狡诈為动机的话,虽然嘴巴上讲得非常好听,非常善巧,给人家东西,讚嘆人家,虽然业的作法看起来是好,可是心却是不好的,这种我认為可以安立為伤害之行。

而烦恼到底是什麼呢?我们必须好好的去观察,这是很重要的。所谓烦恼可以这样说,凡是一种心生起来,会让生起这个心的眾生,感到不安乐、不寂静的,我们称之為烦恼。比如说瞋罣、贡高、我慢、妒忌、贪欲乃至悭吝,行者生起这种心的时候,这些心都称之為烦恼,那是因為这些心生起的时候,会让我们生起不安乐。

其次,如果痛苦的核心根源在于烦恼的话,到底烦恼能不能根本断除?虽然烦恼生起的时候,会让心不安乐,可是当究竟去作观察的话,可发现烦恼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颠倒的心;是错乱的心而导致的。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法师有些人在修「我」,在观察我,检视我何在?什麼是我?在观察这个我时,发现我是找不到的,是无自性的。但是我们在找我的时候,找不到我,是不是就是没有我?不是的,不是没有我,而是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我。当我们的心生起很强猛的贪、瞋的时候,比方说瞋心来时,我们会觉得对方害我,对方让我痛苦,我不要这样子;同样的,当我们生起很强烈的贪心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贪求对方,认為对方是真实而有。对贪境与瞋境,我们生起实有的感觉,而且会更进一步执為实有。同样的,对于蒙受苦乐的我本身,会觉得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或者我不要这个我不要那个,或者有一种独立实有的我,由此导出很多的贪瞋。如果我确实是实有的话,我们一直的找,一定可以寻找得到。但事实上却遍寻不得,一直找不到,这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们所执持的独立实有的这个我,根本就是从来未曾有过,所以我执的心,只是一种颠倒的心识,是一种不实之相。相反的,无我的心,是一种非颠倒的心识,是跟实相相应的。我执的心与无我的心,这两个心识正是相违。无我的心,具有正理安立,任你如何观察抉择,你可以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显,而无边广增。同样的,执我為实有的心,只不过是因為颠倒的关係而已,如果去观察抉择的话,会发现它根本是愈来愈小,愈来愈不明显。因此,经由无我的抉择,我们发现到,原来印象及实相是不相辅顺的。

讲到这裡,我们发现佛教教典裡面所说的无我,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讲的内涵。观于无我法义的解释,佛教的四个宗派:有部宗、经部宗、危识宗、中观宗中,对于无我的解释方法,有少许的不同。关于无我的法义,最究竟、最彻底的,就是包括我们平常所唸诵的《般若心经》在内的一些般若经典。这些经典裡面所阐述的无我法义,是最详细、最究竟彻底的无我法义。

在《般若心经》裡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首先讲「色即是空」,色法,极力去找,却找不到,这并不表示没有色,而是说一切法一切境上,没有实有的色,境上没有实有,所以说并非没有色。譬如眼识、眼根,还有色尘,根境识三个和合,而有作用,而有法的產生,有损害有利益,所以你不能说它没有色。那麼色法的有,是怎麼样的有?境上是没有实有的色法,可是它的存在,原是基于因缘的和合,在很多因缘的聚合之上而安立為色,也就是说,色的有是缘起安立的有。

进一步来讲「空即是色」。一切色法是观待而有,它是缘起和合而有的。也就是说,境上没有实有,必须观待很多因缘和合而產生,所以我们称為「空即是色」。因此,《般若心经》讲到的空性的道理,就是所谓的无我,它是最究竟彻底。可以说空与缘起的道理是双运的。所以说烦恼可以对治,也就是说烦恼的根本,可以经由对治予以根断。一般而言,我们知道瞋罣的对治是修慈心,贪欲的对治是修不净观,而能够真正的根断对治的一切所有烦恼根本愚痴的,是什麼呢?是证得无我的空性智慧。经由对治品摧灭烦恼的时候,我们的烦恼完全净除了,不為烦恼所窒碍了,不為烦恼所束缚了,这时候就称之為解脱。

关于解脱的意义,安立的内涵,以及安立的方式有多种。事实上外道的论典也有安立解脱,就佛教来说。各宗派对于解脱的内涵及安立也有少许的不同。我们刚刚提到《心经》,它阐述了一切法无有自性,它是从这个地方去安立究竟解脱的意义。这就是龙树菩萨在《中论》中所说,在法界当中烦恼净尽的时候,新的法性即称之為解脱。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在一切法无自性之上,一切法是空性之上,证成四谛中的灭谛。这个灭谛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解脱,是把一切痛苦、烦恼〈主要是烦恼〉完全断灭的时候安立灭谛。而灭谛事实上在所证品、在法裡面是有的,特别是在我们的心绪裡头,堪能成為心的功德,这是实有的,这是真正的,因此,我们从苦集灭道的灭谛去了解这个问题的话,自然会生起欲求解脱之心。在所证品所要证得的内涵,我们安于灭谛解脱,而这个解脱也就是完全的根本断除烦恼。到那时候,就是得到根本的安乐了。每个人都需求快乐,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个灭谛,把烦恼全净除,去寻求这样的根本安乐。

因此,《般若心经》中的咒语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的意思是说,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它是什麼意思呢?原来心的垢染,心的污垢,可以经由对治品的修学而完全净除。当我们经由对治力的关係,把心的垢染完全净除的时候,同样的心的功德就很自然地经由新的串习而无边广增。这个偈语所说的第一句「去吧!」是说经由修行出世间之道,去到圣道,也就是见道的意思。在见道之上,还必须更进一步修道,这是第二个「去吧」的意思。经由修道的修学,更进一步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根断,烦恼障完全根断得到解脱,这是第三句的意思,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正是安立的解脱。真正的到彼岸,究竟的彼岸是指一切种智,就是佛陀的果位,也就是把烦恼障,还有烦恼障所留下的遗习,就是所知障,完全净除而至成佛。这是整个《般若心经》的要义所在。

「去吧!去吧!」这些《般若心经》中的咒语,可以安立為五道,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以及无学道。关于这五个道次,在声闻乘及缘觉乘所解释的与安立的都一样,在菩萨乘,在大乘中,它所安立的方式有少许的不同。其实大要而言,五道都是一致的。在大乘中,从见道开始讲到十地的理则。在前面所说中,我们知道可以证成灭谛功德的方便,就是苦集灭道中的道谛。所谓的道谛,主要是在于修道之上而成办的。如果是在修道之上成办的话,我们说是以修学增上三学而成办解脱。增上三学是什麼呢?就是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这三个戒定慧的次第是决定的。

此中提到的增上慧学,它有很多区分,比如说通达世间五明的世俗慧,还有通达真实义,通达空性的究意胜义慧,现在这裡我们所说的,主要是讲说证得无我的智慧。所谓证得无我的智慧,就是我前面说到的,它是摧灭愚痴的根本对治品。虽然若只要证得无我的话,它的前面不一定要修止,但是如果我们所要证得的无我智慧,要能够究竟彻底完全,那必须要藉著修止,做為助办,修止〈三摩地〉,才能够把能所隐没,进而达到空性慧的证得。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只有证空性,而是要真的以无所有性為所缘的特别圣观,而要证得无所有性為所缘的特别圣观,非得依靠三摩地的修行不可。也就是我们要成办这要的圣观之前必须要修止,才能够究竟彻底。

一般而言,止、观与圣观,不只是佛教的教理,并不是只有佛教才提及,印度的外道中,也有提到止与观的内涵的。现在我们所提到的是,為了能够断除能导出师死轮迴的愚痴无明,必须生起证得无我空性智慧的智慧,所以在这之前必须修止。

我们来解释一下,什麼是三摩地或者止的意义。我们的心于所缘境,能够置心一处不為所动,不為掉举所散乱,没有掉举的缺失,就是能够安住于所缘境之上。但是这样是不够的,必须更进一步在安住之上,心本身能够非常明晰澄明,也就是说心能够在很明晰之上,对境具有很强烈的支持力,那麼这就必须远离昏沉的缺失。换句话说,行者本身对所缘境的安立,能够离开昏沉与掉举的缺失而置心一处,熄灭了所有对外境的闪动,而如如安住于自己的所缘境,这个称之為止。

关于修止的所缘境,有很多不同,有基于外在的所缘境而修止,也有基于内在的所缘境而修止,或以心本身〈以心的光明本身〉做為所缘境而修止,也有以空性本身做為所缘境而修止。总之,所缘境的安立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以任何所缘境修止的时候,一开始我们的心要安立在所缘境的时候,会发现心会生起很多的分别,很多的闪动。大部份的时间,心都不住于所缘境上,也就是说较之于安住于所缘境上,闪动的时段较多,这是一个阶段。进一步,渐次渐次的串习,心于所缘境闪动的时候,能够以正唸力把它唤回来,拉回来。经由这样的串习,可以变成这样的次第的。心安住于所缘境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掉举,一个是昏沉。掉举、散动,事实上,大部份来自于贪欲。对于可爱境,由于贪的关係而让你的心不能安住于所缘境上。这个的心象或者形象是什麼呢?是你的心太高扬了,太上扬了,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想办法让你的心下降一点,缓和一点。怎麼做呢?让你的心下降的方法是行者必须修学无常法或是苦。这样一来,你的心就可以由太高昂而下降,这样进而就可以安住于所缘境。

而当行者的心于所缘境慢慢因為能够安住的关係,因為安立太久的关係,心虽然安立于所缘境上,可是你的心对于境本身不够明晰不够澄明,甚至于对于所缘境的支持力没有力道,虽然说已经有住分了,可是它没有很明显,这就称之為昏沉。而昏沉对于得到止或修学三摩地,是个很大的障碍。事实上昏沉与掉举都有粗分跟细分的差别。

我们来谈什麼是细分的昏沉,它的形相是什麼呢?就是说当行者心于所缘境安住著,而且也非常明晰澄明,甚至心对所缘境也有少许的支持力,但是从内在从根本处,它就是没那麼有力道,这就是细分的昏沉。这个细分的昏沉乍看起来是不错的,可是如果我们一直耽于安住的话,久而久之,它让行者的智慧愈来愈愚钝。

昏沉是心太过于内摄,太过于收摄的关係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心由太过于下沉而使之上扬。那麼要如何使之上扬呢?比如说,我们可以视自己為本具的如来藏、本具有的佛性,產生一种自豪、自负乃至于欢喜心,也可以观察抉择真实义,让我们的心產生一种明晰感,往上扬往上提,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昏沉的缺失予以去除。

此中,心太过于上扬,或者心太过于下沉,行者本身应该在相顺于自己的修证经验上,把这些缺失一一予以去住,道最后,心绝对可以于所缘境得到安住。

什麼是中量的止呢?当行者断除了昏沉掉举的缺失,于所缘境能够安住,而渐次渐次的產生一种心轻安,一种心思轻安的觉受,而后基于心轻安的生起再进而生起身的轻安。行者生起身心轻安的时候,能够把身心的不堪能性,身心的粗重性,一一予以去除,也就是对于修学善业那种不欢喜心,不堪能的身心都予以去除。当行者能够在具有身轻安以及心轻安之上,于所缘境完全能够置心一处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就称為俱量的止。当我们证得俱量止的时候,于任何善业的所缘境都能够如所欲求的予以安置,没有障碍。在讲到我的时候,我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好像都是我的隶属者,它是属于我的,我是能够操纵者。但事实上,我们都是為心所主宰,為心所控制。可是当行者得到俱量止的时候,可以反过来,能够控制心。可以控制心的时候,行者就能够完全如意安住于要所办的善业了,那是止的效用。因此,我们说要得到俱量的止,要去成办止,它的方便是我们刚刚提到的,来自于能够断除昏沉掉举的正知与正念力,也就是以正知、正念力去成办「止」。

正知与正念的训练,就来自于增上戒学。此中关于增上戒学,也就是别解脱戒,它有几项的分别,几项的种类,可以分為出家的别解脱律仪与在家的别解脱律仪。在家的别解脱律仪,也就是在家戒,有八观斋戒与五戒;而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戒,以及比丘、比丘尼戒。

我们的大悲善巧世尊,為了能够救护、救拔他教化的眾生,观待他所要教化眾生的能力根器机宜而施予不同的教诫。这一切教诫的根本在于断除十恶业,也就是行持十善业。什麼是十恶业?就是属于身体的业有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语〉的业有四种;就是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属于心的业有三种:就是贪、瞋、痴。在了知行持十恶业的过患,当有外境迫使你去造作十恶业的时候,心起一种防护的心不去造作,这称之為断十恶业,也就是守护十善。能够行持十善业的话,它的果报就是人天的果报。事实上,别解脱律仪,它是一种出离戒,是一种救畏的戒,也就是说必须在出离心的摄持上去防护守护这个戒,為了能够得到解脱而持守的戒。

而要如何清静持戒呢?这必须有一颗戒慎的心。比如说,我是一个佛弟子,我是个比丘,日日夜夜我要以正知的力量一直观察我的身口,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违背我的律仪。以正知的力量去观察,然后亦以一种戒慎的心去予以守护,就称為持守戒,即是清静持戒的内涵。

行者本身基于正知与正念,一直去观察到底有没有相违。如此,正知与正念就会愈来愈广增。也就是经由增上戒学的修学,可以广增,可以坚固我们的正知力与正念力,进而修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及增上定学的修学,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断。而于厌患三苦的行苦之上,升起欲求解脱的心,致力于增上三学的修学,这一点是整个佛教宗派所共同一致的。

在增上三学的修学之上,能够更进一步以大慈心、大悲心為摄持,為修学,要能够完全成办所有眾生的离苦得乐,令眾生的痛苦完全去除,要安立这样一个誓言,发下这样一个誓言,也就是说為了能够成办利他,完全能够究竟彻底的,把所有眾生离苦得乐的责任,完全承担,行使利他之行。而行持的方便,就是要断除自己的烦恼障、所知障,也就是说我要成佛,换句话说為了利益眾生我一定要成佛,这就称之為菩提心,这是在增上三学上加上菩提心。以上就称之為大乘佛法修学的内涵。

我们更进一步来解释什麼是菩萨道,大乘或说是菩萨道,事实上它的心思是基于发心--发菩提心,行持是基于六度。于发菩提心之上行持六度万行,所得到的果位是一种断除轮迴繫缚的佛的果位,这样子的内涵我们称之為菩萨道。因此,凡是一个菩萨,她要修学大乘道的话,它必须以声闻缘觉乘所教示的内涵為根基,而在这之上修行大乘佛法,其次再以大乘的显乘的内涵為基础,才进到密乘的修学。密乘的甚深与善巧主要来自于它能够很快的生起止观双运之道。要能成办这一点,主要是来自于修学本尊相应法。要能够修学本尊相应法,则不得不有空性慧。如果没有菩提心,只有修学空性慧是不可能成佛。如果行者没有小乘的出离心為基础,没有具足除离心,修学大乘法是很困难的。所以承前所说,小乘、大乘、密乘这三者一贯而修,依次而上的修学很重要。
〈一九九七年莅台弘法开示〉
发表于 2011-3-28 19: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banmadanba 最近好活跃哦!
发表于 2011-3-28 2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单巴师兄这么多够好好的看上一阵儿的了
发表于 2011-3-31 09: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师兄你又抢我台词了
发表于 2013-10-19 2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碟雅塔 嘎的嘎的 吧让嘎的 吧让桑嘎的 布得所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23 20:35 , Processed in 0.1275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